阅?#26009;?#38754;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晚清著名政治家、军?#24405;?#21644;理学名家曾国藩被誉为“中兴名臣”“官场楷模”和“理学大师”。他一生致力于修身 齐家治国。他的“修身十二款”至今为世人称道和效法,其中第一款是“主敬:整齐严肃,无时刻不慎。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第三款是“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第四款是“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不看他书。” 这三款中,你认为哪一款最值得称道和效法?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权衡、思考和选择。 要求:任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38405;?#26631;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常常用“司空见惯”比喻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① 不少人会纳闷:“司空”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其实,② 了解了这个成语的来历, ③ 不难理解了:唐朝刘禹锡被贬为苏州刺史时,应一个曾任司空官职的李绅?#38590;?#32422;赴宴, ④ 请来歌妓作陪,刘禹锡 ⑤ 当即赋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20445;?#20854;中“司空”两字是唐代的一种官职,相当于清代的尚书。 ⑥ 后人就常常用刘禹锡诗中的“司空见惯”来形容对怪事已经见惯,不觉奇?#33267;恕?/span>
A. A??? B. B??? C. C??? D. D
|
||||||||||||||||||||||||||||||||||||
填入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寒门多出贤.并非说只要是出身“寒门?#20445;?#23601;可自然而然地为“贤”了。 贤, ① 要有“德?#20445;?#33021;替别人着想,勇为天下谋利, ② 要有“才”; 有本事,能成事.这就离不开学习。有言道:人不吃饭,饥;人不学习.愚。 生活就是这样,唯有好学,才近智,唯有知学,才给力。 ③ 努力用 知?#27573;?#35013;自己,不断增进自己的道德修为,④ 离“贤”更近一步。 ⑤ 有了比常人更多的付出、更强的求知欲,更开阔的思维、更远大的志向,无论出身多么艰苦,⑥ 将成就一番不凡的事业。
A. A??? B. B??? C. C??? D. D
|
||||||||||||||||||||||||||||||||||||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 ②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26434;?#20043;谈诗的人都会有的体验。 ③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境生于象而超乎象。 ④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31995;?#20113;。 ⑤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斓的、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22330;?/span> ⑥云是由水珠凝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集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 A. ③①②④⑥⑤??? B. ①③②④⑥⑤??? C. ③①④⑥⑤②??? D. ①③④⑥⑤②
|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李克强强调,要抢占流通业革命“?#28982;保?#20445;?#33267;?#20808;地位,就必须在?#19981;?#22659;和软环境方面突破四大“瓶颈制约”。 B. 各级党组织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提高?#21507;?#24178;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态度,转变基层干部作风,扎扎实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C. 围绕创新为理念,广发银行信?#27599;?#23649;创行业“第一?#20445;?#25130;至去年累?#21697;?#21345;量已达4140万张,信贷余额2431亿元。 D. 网易集团CEO丁磊认为,当人们开?#23478;?#35782;到网购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消费方式的时候,这就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一?#38382;?#38388;以来,公众对于公共安全措施的抱怨不绝于耳,这是因为一些地方的公共安全措施过于简单和粗暴是根源,动辄出台封?#36820;认?#21046;?#28304;?#26045;。 B. 在印度设立中国图书编辑部,旨在加强中印两国出版领域务实合作,编辑出版更多高质量的中国图书,提高印度各 界对中国的了解。 C. 事实上,每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世界上本没有万能的一劳永逸的一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D. 著名医学杂?#23613;读?#21494;?#19969;?#21457;表了?#26412;?#22238;龙观医院流行病学研究中心主任费立鹏关于我国精神?#20064;?#27969;行病的调查报告。
|
|
?#26469;?#22635;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天下事莫不如此,因人、因事、因国表?#20013;问?#19981;同而?#36873;?#25105;们从历史角度来分析,再 的 超级霸主亦逃脱不了这一铁律。 ②有的?#26003;?#24178;部到基层去检查指导工作,对下属颐指气使,一副 的架势,到处指画脚,看谁不顺眼就训斥谁, ?#36873;傲斓家?#26415;”发挥得淋漓尽致。 ③在诺坎普球场,?#20107;?#20840;队站位靠后,可是踢得 ,这样中场球员卡塞米罗需要覆盖的空间相对?#38386;。?#20182;只需要 去抢断传球,跟巴萨球员进行对抗。 A. 咄咄逼人 不可一世 盛气凌人 B. 咄咄逼人 盛气凌人 不可一世 C. 不可一世 咄咄逼人 盛气凌人 D. 不可一世 盛气凌人 咄咄逼人
|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36820;摹?#39033;是 ①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刘文斌在谈到?#21892;?#32493;约的问题时说,我们会以最大的诚意请她继续留任, 她也是这个位置?#29616;?#26395;所归.的人选。 ②人们通过网络可随时与世界连接,电子阅读的便捷,使人不免产生忧虑:还有多少人会?#24551;?#20110;纸?#35797;?#35835;呢?那神 圣的文学阅读,是否会成为好景不再的明日黄花.? ③面?#26434;?#23631;?#31995;摹?#30495;人秀热?#20445;?#27827;南卫视剑走偏锋.,推出真人秀节目《文学英雄》,让作家和演员一起在电?#30001;闲?/span> 文学,用电视真人秀?#38382;?#26469;表现文学写作。 ④曾几?#38382;保?#24037;匠是一个中国?#20064;?#22995;日常生活须臾不可离的职业,木?#22330;?#38108;?#22330;?#38081;?#22330;?#30707;?#22330;?#31742;匠等,各类手工匠 人用他们精湛的?#23478;?#20026;传统生活图景定下底色。 ⑤如果流于了解故事,只图新?#35270;?#24742;,阅读完全可以是快速的,概览式的;倘要去钻研、品咂一?#31354;?#27491;的文学作品, 那必然要细嚼慢咽.。 ⑥现在有些人专门出售各?#20013;?#24687;,包括?#21482;?#21495;、车牌号、家庭住?#36820;齲?#25152;以当不法分子如数家珍.般报出你的有关情 况时,你也不必感到惊讶,他们的信息都是买来的。 A. ①②⑤??? B. ③④⑥??? C. ①③④??? D. ②⑤⑥
|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解释了学生不一定要比不上老师以及老师不一定要比学生更贤德的原因。 (2)李白在《蜀道难》中以浪漫主义手法,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31449;?#32780;瑰丽的山川,如“_________”写出了 漩涡飞转,瀑布?#23578;?#30340;气势。 (3)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贾谊在《过秦论》中认为秦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_____。”
|
|
阅?#26009;?#21015;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渔家傲引 洪 适 子月①水寒风?#33267;遙?#24040;鱼漏网成虚设。圉圉从它归丙穴②,谋自拙,空归不管旁人说。 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独钓南溪雪。妻子一船衣百结,长?#23545;茫?#19981;知人世多离别。 【注】①子月?#21495;?#21382;十一月。②圉圉:困而未舒?#38590;?#23376;。丙穴:地名,在今陕西略阳县东南,这里借指巨鱼所生活的深渊。 1.下列对?#25964;?#30340;理解,不正?#36820;?#20004;项是 A. 上片“子月”一句为环境描写,既点明了渔人?#38431;?#30340;节令气候,也为下文诸多内容作了张?#23613;?/span> B. “巨鱼”以下三句,写巨鱼漏网,圉圉而去,但是渔人不以为意,因为他本来就志不在鱼,是想表达壮志难酬的无奈。一个“从”字尽显其洒脱旷达状。 C. 下片?#30333;?#22812;”二句不仅勾勒了优美的意?#24120;?#20063;通过时间和场景?#38590;?#36895;变换,表?#33267;?#28180;人生活的旷放无?#23567;?/span> D. “妻子”一句写渔夫妻子?#24459;?#35124;楼,将渔人一家艰苦的生活表?#20540;?#28107;漓尽致,也让读者深味其中的种?#20013;了帷?/span> E. “不知”一句,藏辞锋于婉转之中,由?#26434;?#20154;一家生活的描写,转向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揭示,名为渔人的“不知?#20445;?#23454;为作者的“深知”。 2.渔夫(渔父或渔翁)是我国?#35834;?#35799;词中常见的一个意象。试将?#25964;?#20013;的渔夫与柳宗元《江雪》中“独钓寒江雪” 的渔翁作个比较,说说二者的不同之处。
|
|